行业动态

贷款利率里有多少“坑”

2021-05-26 09:40:56 admin 8

两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告,要求贷款产品必须标明年化利率。然而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不少贷款App仍在利率上耍“小聪明”,只显示数值较小的日利率或者最低年化利率,等消费者真正贷到款,才发现真实利率比自己想象的高很多。

贷款利率有各种不同的算法,比如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加上还款方式分为到期本息、先息后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普通消费者很容易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就上了当。

央行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也就是说,不管消费者贷款多长时间,也不论选择何种还款方式,都要明示这笔贷款换算成一年的实际利率、利息是多少,从而让消费者心中有数、看得明白,并且可以“贷比三家”,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

而一些贷款App偏偏要耍“小聪明”,避开年化利率,宣传“万元贷款,日息仅为三块钱”“一千元用一天,最低仅需三毛钱”之类,无非是一种障眼法,用看上去超低的日利率引诱消费者——万元贷款日息确实是三块钱,但要知道,换算成年化利率就是10.95%,是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利率的两倍还要多!耍这种“小聪明”,自然骗不了会算利率的消费者,但总会有一些消费者不会算,能骗一个是一个。

除了日利率,还有还款方式上的障眼法。譬如宣称“万元贷款,一年利息只要600元”,你以为年化利率只有6%?错了!一年利息确实只要600元,但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即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这样算下来,实际年化利率也是将近11%。个中原因很简单:由于是等额本息还款,消费者从贷款的次月开始就要不断偿还本金,其一年时间里实际占用的本金远没有一万元,所以导致实际利率升高。

另外还有“砍头息”,就是给消费者放贷时先从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砍头息”为国家所明令禁止和重点打击,于是一些放贷机构又耍起“小聪明”,不说是“砍头息”,而是“保险费”,有的甚至声称贷款不要利息,只是收取一些“保险费”,而且收得不多,贷款一万元一年只收600元。显然,这个“保险费”本质上就是利息,实际贷款利率仍然是将近11%。

贷款利率里有多少“坑”,不再一一列举。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那些耍“小聪明”、误导消费者的放贷机构,促使“贷款产品必须标明年化利率”的要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在贷款时要保持警惕、多个心眼,不要被看上去超低的日利率、“保险费”之类蒙蔽双眼,在计算贷款利率时还得考虑还款方式,如果自己不会算,不妨请会算的朋友帮忙,切莫稀里糊涂当了“冤大头”。

【来源:嘉兴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服务顾问1对1专业贷款咨询

付思

3

服务经验

162

服务客户

99.3%

满意度

申健

6

服务经验

312

服务客户

98.5%

满意度

陈宗友

5

服务经验

363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

朱小国

6

服务经验

378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