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断供潮?金融监管部门官方回应
近日,有自媒体发布视频,将深圳楼市现状描述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弃房断供,目前深圳断供房数量为146549套”。针对此传言,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回应:视频内容严重失实,纯属谣言。
从深圳金融监管部门获悉,目前,深圳市房地产贷款按揭不良率为0.23%,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如果按照传言中的深圳断供房数量,以断供房平均未偿贷款100万元/套的保守假设测算,仅按揭不良贷款就超过1400亿元,这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01
8月11日,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金融监管部门的辟谣力度不够,应该要明确告诉大家目前深圳有多少套断供房,而不是只说不良贷款率是很低的。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虽然没有精确到十多万套,但是可能相当多的人相信断供房的数量很多,使得大家对楼市越来越失去信心。”
那业主为什么会选择断供?
业主断供的原因有很多种,核心原因是现金流不足并无法化解负债。在房产价格下降及市场交易困难的趋势中,这种情况会更为显著。而在房产价格上涨趋势中,现金流的短缺,可以通过快速卖房或银行贷款等情况化解,就不容易出现断供。

乐有家研究中心监测显示,7月深圳过户成交2259套住宅,环比下跌6%。自4月以来深圳二手房月度成交持续下跌,从高峰期的近4000套回落到如今的接近2000套。对此,乐有家研究中心呼吁,“市场迫切需要更直接的政策救市”。
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的断供,带来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不仅会被加入到失信人名单上,还要赔掉首付、各种税费等等,此外剩下的债务部分也得继续还。不是说选择断供就可以不还,这是不行的,银行会终身追缴债务。所以到了关键时候,宁愿想尽各种办法,也尽量选择不断供。当房屋购买者无法按时偿还房贷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催收措施,例如:电话、短信、信函等方式催收,同时也会对房屋进行催收。如果催收无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就会将该房屋拍卖,以收回贷款和相关费用。

这些被拍卖的房屋就成为了法拍房。在法拍房市场中,这些房屋通常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因为它们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房屋状况不佳、需要额外的维护或修理等。
业内普遍认为,法拍房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法拍房具有价格比商品房更低、交易流程透明公正、交易周期短等优点。但与此同时,购买法拍房可能伴随着一些风险,购房者在考虑时需要特别注意。
1、不能落户的风险:法拍房在房屋出售时,原房主的户口可能尚未迁出,购房者购买后可能无法立即落户
2、面临办证问题。不是所有的法拍房都能顺利办证,一些房屋可能属于村里或集体的,只能由本村村民购买,外村的人购买后可能无法满足办证条件。
3、质量问题。法拍房的买家只能看到房子的图片和简单的介绍,而不能详细了解房屋的具体状况。有时,拍卖公司可能会在拍卖前对房屋进行简单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可能不足以反映房屋的所有问题。因此,买家需要仔细检查房屋的质量,包括建筑结构、装修情况、是否存在白蚁或其他害虫等问题。
4、隐藏的债务。在购买法拍房时,买家需要注意房屋是否有未偿还的债务。这些债务可能是信用卡欠款、贷款或其他类型的负债。如果买家没有注意到这些债务,他们可能会在购买后发现自己需要偿还这些债务。
5、税务问题。购买法拍房可能会涉及到税务问题。买家需要了解自己需要支付哪些税费,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