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有什么区别?
2023-12-13 15:19:01
admin
663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是两种不同的房屋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产权归属、购买价格、法律风险等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的区别。
大产权房是指由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屋,通常包括商品房、公寓、经济适用房等。这些房屋在购买时,国家会给予相应的产权保护,购房者享有房屋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权利。
小产权房则是指未取得国家颁发的产权证的房屋,通常包括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部分违法建筑等。这些房屋由于未取得国家颁发的产权证,购房者无法享有房屋所有权,仅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等部分权利。
大产权房的价格通常比小产权房高。这是因为大产权房在购买时,国家会收取相应的土地出让金和税费等费用,这些费用会计算在房屋成本中,因此大产权房的售价相对较高。而小产权房则无需缴纳这些费用,因此价格相对较低。
大产权房在购买时,由于有国家颁发的产权证作为保障,因此法律风险相对较低。购房者可以享有房屋所有权等权利,也可以通过银行按揭等方式进行购买。
而小产权房则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由于未取得国家颁发的产权证,小产权房的购买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出现纠纷,购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小产权房也可能存在违法建筑等问题,如果被政府拆除或收回,购房者将面临损失。
大产权房的使用期限通常为70年,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或者进行补缴土地出让金等方式继续使用。而小产权房由于未取得国家颁发的产权证,无法享受这种保障,通常只有20-30年的使用期限。到期后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必须重新签订租赁协议或者进行其他协商。
大产权房在继承和转让方面相对较为容易。在继承方面,购房者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继承;在转让方面,购房者可以通过房地产市场进行合法转让。
而小产权房的继承和转让则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小产权房未取得国家颁发的产权证,购房者无法享有房屋所有权等权利,因此在进行继承和转让时,必须经过村集体或者农村宅基地所有者的同意,并且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同时,小产权房的转让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综上所述,大产权房和小产权房在产权归属、购买价格、法律风险、使用期限以及继承和转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购买房屋时,购房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也应该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