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23年全年贷款增加22.75万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加力

2024-01-19 11:54:10 admin 867
1月12日,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纵观202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

从2023年12月的单月度数据看,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


图片关键词


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全年,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

一、较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

2023年,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同比多增,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2023年全年M2、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增速均保持在10%左右的相对高位,为经济持续整体好转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贷款结构看,企业贷款保持稳定较快增长。2023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9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57万亿元。

从主要大型银行处获悉,去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大体保持在30%到40%的水平,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更多信贷资源被配置到支持形成新质生产力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2023年,住户贷款增加4.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5万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政策落地,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潮”告一段落。这不仅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更有利于增强经济向好的动能。据测算,全国超过23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平均下调0.73个百分点,惠及5000多万户家庭、1.6亿人,每年节省利息支出约1700亿元。

二、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

2023年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创下了历史新高,货币政策有效激励了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分析人士认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配合国债增发、“三大工程”加快推进等宏观政策组合拳,提升了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

多家大型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两度降准累计释放流动性超1万亿元,为银行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在金融体系“真金白银”的有力支持下,我国经济显示出持续向好态势,市场预期和信心稳步提升,有望顺利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关于今年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有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分析人士认为,“灵活”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坚持“以我为主”,在内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及时进行政策响应,平滑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同时,货币政策由“精准有力”转向“精准有效”,强调了从质效而非数量来观察和评判货币政策,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每年我国全部贷款当中约八成需要回收再投放,盘活存量信贷资金效能可以更好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新增贷款投向,也有利于支持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改善终端需求。

展望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从外部环境看,目前主要经济体加息周期已接近尾声,实际利率已接近经济增速的限制性水平,国内外利差的边际变化将趋缓,人民币汇率的压力将减轻,这为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拓展了更大空间。

服务顾问1对1专业贷款咨询

付思

3

服务经验

162

服务客户

99.3%

满意度

申健

6

服务经验

312

服务客户

98.5%

满意度

陈宗友

5

服务经验

363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

朱小国

6

服务经验

378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