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看懂这十个新型网贷骗局,再也不会被骗了

2020-09-16 11:05:13 admin 46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相信很多朋友在资金紧张的时候都会通过一些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来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虽然网上贷款非常方便,手续少放款快,但是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大家的这种心理进行诈骗。

今天瑞思通小编就为大家揭秘十个网贷骗局,帮助大家绕过这个坑!

看懂这十个新型网贷骗局,再也不会被骗了

1、 网贷提取码骗局

网络贷款简单快捷,只需在网页或者手机端轻轻一点就可以获得贷款,这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老王最近因为公司资金问题焦头烂额,正在他烦恼不在如何解决的时候收到了一条短信:无抵押无担保10分钟放款10万。这对老王来说可是雪中送炭啊,老王提交信息五分钟后就接到电话通知他的贷款已经审批完成,提款之前需要先缴纳个人信息包装费,包装费按照贷款额的5%收取。缴纳包装费后就可以获得提取码,随后返回包装费。老王想都没想就根据信息提供的二维码缴纳了包装费,之后就再也打不通那个电话了。

2、 无条件贷款骗局

我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经常会跳出无需任何资料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贷款的小广告,类似于"有身份证就可下款"或者是"无需担保抵押"等,吸引眼球的字眼诱导大家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要知道正规专业的贷款机构不可能只需要身份证就放款的,就算最终得到放款,你将面临的就是高额的利息和高额的手续费。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和贷款机构所指的无抵押贷款是需要贷款人提供信用担保和其他的资料,并不是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得到放款的。

3、 未放款先收费骗局

很多贷款的朋友都是希望尽可能快的得到放款,而不法分子也就凭借这种心理,以各种理由比如:银行流水不够、资料不齐全、信息填写错误等等,让贷款人额外缴纳会员费、激活费、保证金、验资费、服务手续费、认证费、解冻费等各种费用实施诈骗。最终缴纳了各种费用贷款却没有下来。

4、 贷款合同违约骗局

这种骗局是针对已经得到贷款的人,主要方式为自称是某某平台工作员工,告知你没有准守贷款合同约定的某某条款,需要你缴纳违约金让你转账给个人账户,当你交完费用后就把你拉黑,让你无处伸冤。

5、 假冒法院起诉骗局

这种骗局最开始会给用户发短信告知说要在明天就起诉用户和家人,原因是用户在平台的借款已经逾期,需要尽快联系某人,否则将起诉用户。如果用户没有拨打电话,对方也会在一定时间主动联系用户,并且告知用户他们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解决了此事,但是花费了多少钱,现在需要用户把这笔钱转账给他,否则将到法院起诉。这时候大家听得将要面临官司问题,都会很慌乱,马上按照要求去做,结果就是钱给人,人也消失了。

6、 假冒催收帮你还款骗局

大家在贷款之后难免会遇到逾期还款的时候,这时候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一点,通过电话的方式假冒是银行或者贷款机构来催收的,让你马上还款。一种诈骗方式是如果你可以马上还款就会告知你还款通道暂时不能用,让你通过另一种方式还款;另一种诈骗方式就是你如果说还不上,就会告知你可以先还一部分就不收逾期费用,然后让你还到指定账户。毫无疑问两种方式都会让你还的款不翼而飞。

7、 证明还款能力骗局

这个骗局一般会通过电话的方式通知你在某某平台的贷款申请已经审核通过了,但是需要审核你的还款能力,以此证明你在贷款后有还款的能力,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号,随后你会收到一个验证码需要提供给对方,之后卡内的钱就被转走了。通常银行和贷款机构都在你提交贷款申请时审核你的相关信息来判断你的还款能力,切勿随意把银行卡号和验证码提供给别人。

8、 帮助贷款骗局

很多人在联系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会因为某些条件不符而被拒绝,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贷款人着急用钱的心理,冒充银行贷款经理,谎称可以通过特殊通过帮助获得贷款。之后会要求提供各种好处费打点费,在用户转账后消失不见。

9、 包装资质提升贷款额度骗局

相信很多人知道在银行申请贷款的话,银行会根据你的个人资质审批相应的贷款额度。很多人就会因为条件欠缺无法向银行申请到自己所需的额度,无法解决面临的资金问题。这就衍生出来很多谎称可以通过内部人员包装你的资质让你申请到所需的额度,从而收取包装费。待你缴纳了所谓的包装费后,就再也联系不上,而你的资质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10、 帮助"洗白"征信骗局

现在个人征信记录越来越重要了,征信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贷款申请。这就出现了很多"征信洗白"中介,谎称可以通过银行熟人帮你清除违约记录,洗白征信。这时你的钱就会进入他们的腰包,而你的征信污点却丝毫未变,在这里提醒大家,任何人或者任何机构都无权删除或者修改,所有告诉你有办法洗白征信的都是骗子,千万别上当。

为防止更多人受骗,警方警示:贷款要找正规的平台、企业,勿轻信网上的链接下载不明APP。贷款时,平台不会收取资料费、工本费等各类费用,谎称信息有误要重新提交并巧立名目收取各类费用,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专家提出"三不"建议: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必须汇款、转账的要再三核实对方的信息。万一自己上当受骗或有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服务顾问1对1专业贷款咨询

付思

3

服务经验

162

服务客户

99.3%

满意度

申健

6

服务经验

312

服务客户

98.5%

满意度

陈宗友

5

服务经验

363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

朱小国

6

服务经验

378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