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有钱吗?央行的报告来了!4成居民负债严重
就在一周前,央行发布了《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并从多种维度分析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以及金融知识水平。
调查结果有哪些内容呢?我总结了一下,总体有以下这么5点:
一、全民整体金融素养略有提升
什么是金融素养?就是理解与金融相关的术语和问题的能力。这次调查得出我国国民的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和前几年相比略有提升,在全世界上这个水平还算是不错。
但是大家对金融投资的理解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分散化投资认识不足。
所谓分散化投资,就是大家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是被调查的人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这个道理,能理解买多样的股票要比买单一的股票风险小,这是非常有待提升的。
另外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为重复投保财产险无法获得重复赔偿,高收益通常伴随高风险。
二、月光族越来越多
对金融有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国是个储蓄大户,大家小的时候应该就能感受到,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都喜欢存钱。
但这次结果却发现,被调查的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近两年没有储蓄行为,并且这其中年轻人的比例更多,可见想知道月光族是越来越多了。
三、应急储蓄还算充足
在应对相当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时,59.67%的被调查人表示完全没有问题,现有的储蓄足以应对。
剩下的人中有18.74%的被调查人表示在卖掉部分金融资产后(如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卖出基金或股票)可以应对;16.01%的被调查人表示需借钱才能应对,5.58%的被调查人表示肯定拿不出。
要知道在漂亮国很多人如果一个月拿不到工资,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所以目前中国居民的整体应急储蓄还算充足。
可以推测出,这是在疫情下中国经济能马上复苏的原因之一。
四、约4成的人表示债务负担重
债务方面,数据显示,在有贷款的消费者中, 有58.97%的被调查人表示目前债务负担较轻,而33.72%表示负担比较重,7.31%表示负担非常重。也就是说,有超过4成的被调查人觉得目前债务的压力过大。
这其中房贷的部分可以说“功不可没”,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的这篇文章。
五、孩子和老人是金融教育重点对象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金融数字化的适应能力还存在不足,青少年的整体金融素质水平也普遍偏低,中国居民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型,
所以,青少年和年轻人依旧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
上面就是瑞思通整理的央行的调查内容了,如果你有债务,需要做债务重组,可以随时自己瑞思通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