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问答

10分钟损失430万?当AI遇上诈骗,怎么防?

2023-06-02 15:11:43 admin 17

近日,话题#AI诈骗正在爆发#冲上微博热搜


图片关键词


据“平安包头”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4月20日中午,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竞标,需要430万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


基于对好友的信任,加上已经视频聊天核实了身份,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款是否到账,就分两笔把430万转到了好友朋友的银行卡上。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知道被骗。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我提借钱的事情,就说会先把钱给我打过来,再让我给他朋友账户转过去,而且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说。


幸运的是,接到报警后,福州、包头两地警银迅速启动止付机制,成功止付拦截336.84万元,但仍有93.16万元被转移,目前正在全力追缴中。


01

多地出现AI诈骗案例

不仅郭先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令人防不胜防的AI诈骗,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利用AI技术实施的新型电信诈骗模式已经呈现了高发态势,“AI诈骗成功率接近100%”。


“虽然知道现在骗局高发,但还是不太敢相信自己居然遇到了。”5月23日,读者吴佳(化名)在回想起数日前遭遇的电信诈骗时仍然心有余悸。而在吴佳所遭遇的骗局里,骗子利用AI换脸变成了她熟悉的人。


图片关键词


“先是给我发了几句语音,听起来也很正常,也比较像她的声音。紧接着我拨通视频电话,她很快接通了,确实是她的脸。”吴佳表示。


据吴佳回忆,由于频繁出现网络卡顿情况,视频电话接通后两人对话并不流畅,对方只推脱说网络不好,还提出“我的脸你都不认识了”等话术。


并没有详细解释需要借钱的原因,而是在确认“脸”后急于挂断电话,对方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吴佳的警惕。


随后,吴佳在电话中询问了对方两人共同的高中老师的姓氏,对方未能正面回答,并重复提出“就是我本人”。


在意识到可能遇到骗局后,吴佳挂断视频电话,并进一步使用其他渠道向该同学进行了求助,得到了借钱者并非本人的回复。


对于这起骗局,吴佳心有戚戚。吴佳称:“知道电信诈骗招数很多,但万万没想到视频验证的方式也可能行不通了。后来我提醒了一下家中的长辈,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很容易被骗,于是再度跟他们强调不要随意通过网络渠道交易资金。”


02

AI诈骗常用手法

根据警方通报所示,诈骗分子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声音合成、AI换脸,以及获取微信号后盗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从而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并向其微信好友进行欺诈行为。

此外,诈骗分子还利用AI技术对受骗人群进行精细筛选,以便找到最理想的目标对象。

通过对比传统诈骗方式,AI诈骗更加高级,它涉及到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信息的利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生物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们能作为开启资金账户的“钥匙”。

因此,除了传统的验证码、身份证号信息之外,现在用户需要保护的隐私信息也包括个人生物信息。

图片关键词

03

如何防范诈骗

新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如何规避新技术带来的诈骗等问题,也成为机构方应该考虑的问题。

为了避免受到欺诈的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强防范措施。

转账前交叉验证:对于消费者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对此,消费者首先要提高警惕,涉及到转账的需要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及时通过正规渠道联系相关信源,进行交叉验证。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服务顾问1对1专业贷款咨询

付思

3

服务经验

162

服务客户

99.3%

满意度

申健

6

服务经验

312

服务客户

98.5%

满意度

陈宗友

5

服务经验

363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

朱小国

6

服务经验

378

服务客户

98.7%

满意度